云南日报记者 黄鹏 通讯员 董梁热丰网
在云南省砚山县维摩彝族乡炭房社区,一座承载着希望的“零工服务驿站”日前建成。这里每天上演着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故事,成为易地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新起点。沪滇协作的暖心实践,正让这座驿站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能量补给站”。
一度,维摩乡炭房一期、二期安置点内,997名搬迁群众在安居后面临着乐业难题。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精准“把脉”热丰网,投入数十万元帮扶资金,与维摩彝族乡携手打造家门口的“零工服务驿站”。
走进占地360平方米的驿站,70多岁的谢永莲正麻利地分拣韭菜。“在这里干活很方便,挣钱、顾家两不耽误。”老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作为易地搬迁居民,她曾因年龄大被就业市场拒之门外,如今驿站灵活的工作模式,让她既能照顾孙子,又能每天赚取收入。和谢永莲一样,留守妇女、返乡青年、老年群体等不同身份的居民,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政企协同”的创新模式为驿站注入强大活力。当地政府化身“红娘”,牵线合作社与企业达成合作;弹性工时搭配计件薪酬,让时间自由与“钱包鼓胀”不再矛盾。每天清晨,约60名居民陆续走进驿站,分拣蔬菜、加工手工艺品。企业还开设技能培训课堂,50余名零基础居民成长为技术能手,月增收1500余元。
这座能容纳190余人同时工作的驿站,不仅是就业平台热丰网,更成为凝聚民心的纽带。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