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越南最南端的昆岛(Con Dao),登上国产支线客机C909,也就是网友们爱称的“阿娇”:ARJ-21。
越南昆岛C909登机前。
昆岛上两架C909同场。中国商飞
今春,两架C909飞机开通“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每日往返8班。这是“阿娇”出海,投入外资航企的最大运营规模航线。
迎候C909降落进场。董汀 摄
C909(左)与ATR72“同框”。徐武 摄
2025年是中越两国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记者和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空中丝路”项目,一起探访中越航空合作与绿色发展。同时,这次也对比体验了昆岛上的竞争机型——法意两国合作的ATR-72螺旋桨飞机。
搭乘越南航空的ATR航班飞往昆岛。徐瑞哲 摄
此前,没有这条空中交通线时,从胡志明市启程,只能坐船上岛,要6小时左右。如今,只要飞不到1小时。中国商飞专项团队告诉记者,C909在越南执飞航班以来,百日无休、天天满勤,绝对平稳运行。
越捷航空航线图。
看看“阿娇”有啥好?
优势一,就是“全套服务”完整解决。C909是以国际通行的“湿租”方式,租赁给越南两大航空公司之一,我方不仅提供飞机,还提供机组人员、安全管理、维修保障、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支持。飞机上不仅总有中国空姐,还有中文安全手册等。这次,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牵头,中越青年一起暑期社会实践,走访昆岛县文旅部门、酒店行业、居民游客,发现C909收获当地良好反响。
走访昆岛县文旅部门、酒店行业等。
优势二,就是大。C909通常90座,每一横排按“左二右三”布置,而空客A320这样的主流单通道客机是“左三右三”,其实C909也就少了一条纵列的座位,并不显得局促。与同航线ATR机型“左二右二”的座舱布局相比,C909可以多坐20个人。
昆岛区位示意图。
优势三,就是噪音小。C909的发动机是“尾吊”,也就是吊在尾翼部分,相对来说离客舱更远。记者特意去客舱最后两排体验了一下,从舷窗就能看见它的涡轮发动机……其实,即使这么近,这动静也能让人接受。记者去程时坐在螺旋桨飞机ATR的第二排,也听了一下它的声音,两者没有多少差异。
飞机舷窗外的昆岛。徐瑞哲 摄
优势四,就是适应性。C909对机场跑道的长度要求在1600到1900米,像昆岛这样的海岛小机场也可以满足起降条件。同时,它的发动机比常规的翼吊发动机位置更高,对于东南亚雨季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受到地面的雨水风尘等影响就相对较小。
中越高校师生讨论航空专业。徐瑞哲 摄
此行,上海交大空天学院副院长徐武等专家还调研了拥有飞行员专业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越南分校,以及上海机场最大航空货代企业的越南分支机构AllLink。他们还将进一步采集C909运行数据,通过建模和训练,用于新航线适应性开发。
中越青年学子在胡志明市交流。徐瑞哲 摄
中国商飞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印尼、老挝、越南3家海外航空公司已累计使用C909开通15条航线,运送旅客超25万人次。国产民机“阿娇”的机队规模今年就有望超过200架,其出海之路,尤其在“一带一路”上,将越飞越好。
上海交大航院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越南分校交流。徐瑞哲 摄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